发布时间:2021/3/19
文章来源:办公室
文章作者:张杰
点击数:13040
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是人们常常感叹的一句话。的确,人生难得自由自在,圆满自足,常常顾此失彼,充满了遗憾和尴尬。做了皇帝,就得考虑国家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,儿女情长则是过分的奢侈。如唐玄宗吧,最后是既无江山,亦无爱情;一个人从了政,整日里经营算计,难免不道小慎微,心理阴暗,小孩子脸上也能看出智慧来;诗人倒是任意的挥洒灵性,诗人们弃绝仕官,感时伤物,风花雪月,自在洒脱,无拘无束,可惜诗人大多贫困潦倒,红尘滚滚也找不到一个知音,这样的人生也远称不上完美。
人生在世,总有太多的遗憾,总有太多不能实现的愿望,太多的失落。于是我们感叹:生活供我们选择的自由度太小,我们只是身不由己充当某个角色。但是,我们在感叹身不由己的同时,是否想到了另一个问题;即是不明就里,糊里糊涂,百般无赖地充当了某个角色呢?还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虽然身不由己但心甘情愿地充当某个角色?其实,人们在一边为自己生活自由度缺少,个性不能充分发展而悲哀;一边又死心塌地地,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和自己所关怀的人 纳入某种既定的程式,唯恐被世俗所弃。
生活犹如那只着了魔的红舞鞋,旋转,飞舞,早也不是舞蹈者的本性,但是他无法停止。\
当一个声音用经历了千百年的血雨腥风的威严告诉你该如何生活时,你恐怕很难有别的选择。当一桩桩丰功伟业,盖世功名如巨大的丰碑矗立在你的面前时,你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人生的最高意义。当一种思想上升为时代的主流文化,一种价值观念被普遍接受时,你会毫不羞愧地放弃思考的责任。我们似乎别无选择,也无可挑剔。
但是,也许正是这别无选择,无可挑剔,使我们忽略了对生命的关怀。尤其是我们用自己的沧桑世故为资本,担任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时,真不知手里握的是约束生命的绳索,还是助长发育的阳光雨露。
华夏家训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家训都是至理名言,他们教育子女居官清廉,生活节俭,待人诚恳,交友谨慎,学读书,学做人,精忠报国......。 毫无疑问,这些爱心与心智交慧的家训,对中华民族精英的形成有巨大功劳。
爱孩子,是每个父母都会的事,望子成龙过幸福美好的生活,普天下父母情都一样。让人感叹的是,父母用自己的阅历经验,为子女指出一条自以为是的光明大道,然后一往情深地巴望子女就范,未必就是对下一代的最佳庇护,须知历史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,正是千百年来生命的躁动不安的结果,没有躁动不安的灵魂,就没有孜孜不倦的追求。如果每一代人都因袭上一代的经验,那么钻木取火,共同狩猎的原始部落生活不也是其乐融融吗?
中国古代的智者庄子认为马有四只蹄,牛有鼻是天然的,给马足上掌,牛穿鼻是违反了牛和马的天性。生命原本是最自然,最美好的,话开花落,阴晴圆缺,都是生命自己的规律和形式,给它以充足的营养,宽松的环境,才是对生命最根本的呵护。父亲对儿子的爱,应该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,而不仅仅是对自己财产的照应。帮助一个生命寻找合适的显现形式,不仅仅是成功成仁,成王成圣,只是按自己的心性自然地生活,因该是一项崇高的事业。这样,我们才能看到希望,看到最美丽的生命之花的绽放!